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教师招聘 - 北京教师招聘 - 正文

201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研究院第二批博士后招聘启事

来源:爱考网 [2019-5-8]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研究院是隶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机构,依托第一附属医院(东直门医院),整合大学与附属医院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旨在建立医学科技创新链条的枢纽,构筑中医学与转化医学研究的创新平台,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高地,建设中医脑病研究的国家级平台。首任院长高颖教授。
 
目前主要开展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神经免疫病、偏头痛、精神障碍、神经康复等领域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并运用多学科技术与方法开展中医经典理论与脑病临床实践的转化创新研究。首批成立6个中医重点病种及领域研究室,包括:脑血管病研究室、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室、精神疾病研究室、癫痫研究室、神经康复研究室、中医心理学与叙事医学研究室;3个中医优势疾病研究组,包括:多发性硬化研究组、偏头痛研究组、眩晕研究组。
一、招收条件和待遇:
(一)招收条件
1.博士后招收人员一般应为海内外高水平高校或高水平研究机构毕业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年龄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中医学博士学位的申请人:近三年以第一作者至少发表影响因子在2.0及以上的SCI研究论文1篇或在本学科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文章3篇。
(2)获得其他专业学位的申请人:近三年以第一作者至少发表影响因子在2.0及以上的SCI研究论文1篇。
(3)如申请人在近三年取得高水平重要学术成果(如高水平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发明专利等),经至少3位专家推荐(附专家亲笔推荐书,不得用打印件)并经学校认定,入站条件可适当放宽。
2.本校培养的博士,不得(严格限定)申请进本校同一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3.本校在职职工,不得申请进本校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集中进站的传承博士后人员除外。
(二)待遇
1.参照我校副教授标准核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资待遇。每月享受5000元的租房补贴。
2.留校博士后人员,根据其在站综合表现和考核结果,学校一次性发给5万到10万元的奖励。
3.中医脑病研究院设立博士后绩效津贴,根据工作业绩发放奖励绩效。
二、留校条件(不受留京指标限制):
1.思想品德端正,遵守社会公德与学术惯例,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身心健康,模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2.在站期间综合表现突出,动态考核结果等次均为优秀获得合作导师、二级院所的共同推荐。
3.在站期间科研成果突出,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3)学术论文论著:
中医学科:在站期间须以第一作者至少发表与研究报告相关且影响因子在3.0及以上的SCI研究论文1篇或以第一作者发表经同行专家审定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或专著。
中西医结合学科、中药学科:在站期间须以第一作者发表影响因子4.0及以上的SCI研究论文1篇。
4.拟留用博士后人员年龄不超过37周岁。
三、招聘计划
详见《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研究院2019年第二批博士后招聘计划》(附件1)。招收名额以实际下达为准。
四、报名时间
第二批博士后进站申请材料投递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15日,以邮戳为准。
为积极吸纳人才,脑病研究院将随时接收入站申请。
五、材料要求
具备条件的申请者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申请进站材料目录》(见附件2),准备申请材料。
六、联系方式
合作导师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
设站单位联系方式:
电话:010-84013258
邮箱:renshichu3258@sina.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东直门医院人事处
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电话:010-53912475。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3773考试网(琼ICP备12003406号) 公安备案号:46010502000134

本站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